产品介绍
萧氏典著
萧氏医史
萧氏荣誉
萧氏讲谈
联系我们
访客留言
 
 

    提起萧氏儒医,在中医界可谓赫赫有名。萧开伟先祖萧遇禄,明末清初举人,赴京赶考由长江顺流而下,在苏州奇遇医道沈木楠,得不为良相,愿为良医之理,遂拜其为师,数年后赴川内行医,医道大成,开创川内萧氏儒医世家。其师弟叶天士留守江浙行医,成为江浙派名医,后世又称为“天医星”。至今,萧氏行医已业传七代,而萧开伟便是第七代传人中的佼佼者。
    据四川《铜梁县志》记载,萧氏第二代传人萧应贤,举人,时恰川中瘟疫肆虐,发病时四肢麻冷,过肘毙命;一人发病,染其全家,一家得病,累及街坊,死者无数,其自创良药,3日施药6000人,其中撬牙施灌600余人。萧氏第三代传人萧永生,举人,将萧氏医学进一步发扬光大。萧氏第四代萧天朝,字利生,举人,川内名医。萧氏第五代传人有萧世提、萧世旺、萧世果。老大世提,字可全,举人,天生异相,医术超群,川内名医。老二世旺,字方骏,举人,清廷末代太医令,中华国医院创始人,历任中华医学会会长,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,被称为“京城四大名医”之首。老三世果,字绍猷,举人,川内名医,铜梁中医公会创始人。
    据铜梁县志记载:萧可全几代行医,每日车马盈门,其父利生,弟绍猷,子祝三及其本人均为县中名医,有“萧氏三代儒医”美誉。民国18年(1929年),国民政府通过了余云釉等人提出的:“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”,汪精卫也提出“中医在科学上无根据,一律不许执行业务,中药须限期歇业”。因而引起全国震动,群情激愤。3月,各地中医界纷纷派出代表,前往国民提出抗议。铜梁县中医界推选出郭叙伍、唐秉周、詹敬之、肖绍猷等人为代表参加请愿,迫使政府未得实行决议。为了庆祝这一斗争的胜利,全国议定”3.17”为中医界纪念日,并改称中医中药为国医国药。”
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摘录自《铜梁县志1911-1985》705页